展望2024年,各行业将面对怎样的变化?哪些行业将继续高歌猛进,哪些行业还在回暖途中,哪些行业还要加速转型。今日起东湖产业通推出“展望2024”系列报道,第一期关注新能源产业。
2024,发展新能源、参与能源转型是大势所趋,新势力千帆竞发,传统车企积极转型,大型央国企大力布局绿电、储能。
新能源产业集群式发展,地区发展格局正在被新能源重新改革。从产业生态完善程度、政府引导投资力度、新兴领域发展速度这三个维度,来衡量城市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。
包括上汽集团、协鑫集团、阳光电源等龙头企业,也孵化吸引了蜂巢能源、中创新航等优质企业入驻,还储备了大量本地创业团队。包括了上海、常州、苏州、杭州、无锡、南通、南京等重点新能源城市。
珠三角作为全国运输体系枢纽,拥有新能源汽车龙头比亚迪、新势力小鹏汽车,还有小马智行、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运营企业。北京有百度、四维图新等新能源智能化赛道企业,也有国家能源、华能、国电投等能源集团转型的总部基地。
武汉、成都、重庆、青岛、西安等分别辐射长江中游城市群、长江上游城市群、山东半岛城市群、关中城市群,构成了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的城市群。比如有通威股份、特来电、隆基绿能等新一线城市代表性企业。
中国新能源车企呈现分化格局:1家龙头电动车企(比亚迪)、2家民营车企(吉利、长城)、3家国有车企(上汽、广汽、长安)、4家新势力车企(蔚来、理想、小鹏、华为)。
汽车行业不断洗牌、新势力车企排名更是年年更迭,需要正视的是:无法实现品牌价值突破、走出利润困境的车企,将会在逐轮洗牌中被淘汰。
迄今,力帆、众泰、江铃等老牌车企都已离场,威马、拜腾、极星等一些新势力车企也面临生存问题。“熬过寒冬”成为当下车企竞争的主旋律。在更加充分的竞争背景下,将会有众多车企失去阵地,或残酷出局,或无奈重组。强者恒强、赢家主导是汽车行业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。
2023年初开始,上游产能扩张效果开始显现。3月,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已回落到32万元/吨,较高点跌去37%。未来三年,电池上游供需再平衡、供给不再紧缺,电池行业有可能面临产能过剩,也将迎来新阶段的竞争。
动力电池领域的竞争格局并非一成不变,在潜力巨大的赛道上不断有优质企业脱颖而出:2023年,中创新航成为国内第三大、世界第七大动力电池供应商。
宁德时代国内市场占比为48.2%,在国内和全球都排名第一,万亿市值。比亚迪已布局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,打通闭环。国轩高科、欣旺达、亿纬锂能的锂电产品凭借能量密度优势,市占率分别排第四到六位,正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业务。
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,带动上游碳酸锂需求扩张,对于锂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,拥有资源储备的企业有竞争优势,赣锋锂业、天齐锂业等上游企业受益。
汽车智能化是新万亿级赛道,是继电动化之后的第二次浪潮。百度是中国最早布局智能驾驶的科技企业之一,包括无人驾驶、无人车、高精度地图、车云服务等。华为也是科技企业布局智能化的代表,优势主要在信息通讯技术、硬件设备、智能化系统。地平线是智能化芯片供应商,征程3、征程5等自动驾驶芯片平台,打破了英伟达、德州仪器等海外厂商在行泊一体域控制芯片的垄断。
传统汽车供应商中转型成功的企业有德赛西威。2023年德赛西威在国内乘用车市场的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份额占比位列行业第二和第三。中科创达和经纬恒润在智能域控制器软件方面发挥优势。四维图新跨界参与智能化赛道,以21.6%的份额位居高精度地图行业第二。禾赛科技、大疆览沃是智能驾驶激光雷达龙头。小马智行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,是无人驾驶领域独角兽。
光伏是纯正的绿电来源。我国光伏产业主要关注点是:硅料价格波动、电池技术创新迭代。
上游是硅料,典型的重资产产业,投产周期长,资金门槛高。中游是光伏组件,技术迭代快:双面双玻、HJT、TOPCon、钙钛矿电池等新技术,不断提高组件整体功率、发电效率。下游是集中式和分布式电站,加速装机。
通威股份主营光伏硅料、电池、农业,经历了多次大型技改升级,是全球多晶硅行业领军企业,是硅料、电池的双龙头,利用农业+光伏,打造了独特的“渔光一体”发展模式,国内光伏领域排名第一。
随着进军光伏组件业务,实现光伏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闭环,发展潜力大。组件企业直接与光伏电站企业对接,隆基绿能是光伏组件龙头,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单晶硅制造商,主要从事单晶硅棒、硅片、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,排名第二。
天合光能同为组件龙头,出货量常年稳居世界前三,以对外出口为主,境外业务占比70%以上。目前正在进行销售渠道扩张与一体化布局,延续市场竞争优势。第二梯队的东方日升在光伏组件领域也实力较强,在HJT技术研发上拥有优势。TCL中环从半导体材料转型新能源光伏硅片,光伏、半导体双轮驱动。单晶硅技术领先,布局也向下游延至光伏电站领域。
此外,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是光伏制造业的发展趋势。晶科能源全球化程度领先,海外销售占比达78%。协鑫集团在效益提升后转向中下游布局,切入电池片环节。光伏逆变器龙头阳光电源布局储能,推动风、光、储一体化。
光伏产业三大特点亚新体育app免费下载,一是技术门槛高,二是资金需求大,三是迭代周期短。2023年钙钛矿技术、大尺寸硅片、分布式光伏等领域加速发展。未来,诸如高景太阳能、极电光能、首航新能等光伏领域独角兽企业值得期待。
我国已具备大规模制氢能力,年产量约3300万吨,是世界上最大制氢国,但是目前灰氢仍是主流。氢能产业链企业主要有几大类:上游制氢,中游储运氢、加氢,下游燃料电池应用。
主要装备企业有隆基氢能、派瑞华氢(中船718研究所)、考克利尔竞立等,是主流的碱性电解槽行业装机量前三。电解槽是核心制氢装备,包括膜电极、电池管理系统等关键部件,逐步实现国产替代。鸿基创能、捷氢等企业膜电极出货占比较高。
加氢站设备集成商主要有:国富氢能、厚普股份和上海舜华,位列前三。在政策支持下,我国加氢站建设明显提速,加氢站行业集中度较高,中石化是国内主要的加氢站主要建设商之一。
储氢技术有高压气态、低温液态储氢等。中集安瑞科是高压管束氢气运输车龙头,也是加氢母站、橇装加氢站的自主制造设备供应商。中科富海、有研集团等也在液态储氢、固态储氢方面行业率先探索。中科富海大型氢液化装置,填补了国内大型氢液化器核心装备空白。
燃料电池市场集中度较高,前五集中度高达69%,亿华通、国鸿氢能、潍柴都是燃料电池系统的重点企业。燃料电池装配需要下游市场协同,以需求拉动供给,在这个过程中,重卡、客运企业功不可没。宇通客车就是重要的氢燃料电池应用企业之一。2025年,国内燃料电池汽车销量预计可达3万至4万辆。总体上,氢能领域竞争格局远未确定,市场空间巨大。业内还有捷氢科技等拟IPO企业,也有如国氢科技、合肥氢聚等众多优质独角兽企业。
我国风电产业链完备,行业发展迅速,行业集中度高。国产化率进程快的企业更具有优势,如金风科技、远景能源、明阳智能,其主轴综合国产化率较高。
金风科技新增吊装容量第一,市占率达 23%,在海上风机领域位列第四,是国内较早进行风电设备制造的企业,也是全国出海最早的风电企业,公司海外在手订单同比增长迅速。
远景能源以 8.13GW 的新增吊装容量排名第二。陆上风电建设具有优势,在我国陆上风力最丰富的内蒙古地区布局。远景能源在风电行业的优势在于,深耕风机研发,同时注重智慧风场软件服务、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,帮助行业形成数字化供应亚新体育app免费下载。基于智能传感网、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智慧风场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。
三一重能得益于三一集团在吊装设备方面的优势,其风机整体解决方案拥有效率优势,超出行业平均水平。明阳智能在海上风电领域优势明显。
未来风电企业应关注出海参与全球市场、关注海上风电建设。依托陆风资源和政策支持,多年来我国陆上风电良好发展,但增速已逐渐放缓。未来企业出海将成为主要业绩增长点,目前金风科技在出海方面表现相对较好,海外收入占比超10%,运达股份也在逐渐发力海外业务。相较于陆上风电,海上风电稳定性更强、利用率更高、受地形限制小,可以在我国东部地区就近消纳。在陆上风电用地增量空间有限的大背景下,海上风电逐步成为必然选择,深远海风电是发展重点。
电化学储能产业链分为:上游设备,主要为电池组、储能变流器,电池管理系统。中游,系统集成加工程总承包;下游,发电端、电网端、户用商用端、通信场景。多数企业参与其中1至2个细分领域,少数企业从电池到系统集成甚至EPC 环节全参与。上游核心企业包括宁德时代、亿纬锂能、国轩高科、赣锋锂电等;中游核心企业包括鹏辉能源、比亚迪、南都电源等。
第一梯队的特来电和星星充电分别占据20%左右的市场份额,运营超过30万台充电桩,优势明显。特来电是青岛上市公司特锐德的充电服务主体,星星充电是高瓴领投的科技服务企业,估值超过150亿元,是新能源新基建中坚。
云快充是蔚来资本投资的物联网服务商,国家电网是全国电力能源巨头,两家分别以14.4%、10.9%的市占份额构成充电桩行业的第二梯队,运营充电桩数量在20万座上下,覆盖主要新能源重点城市。
第三梯队的小桔充电、蔚景云、深圳车电网、南方电网、万城万充、汇充电等运营商,市场份额相对分散,聚焦不同地域。
2024年,新能源产业发展充满机遇,各类型新独角兽不断出现。值得关注的细分赛道主要有:整车制造、智能芯片、激光雷达、出行服务独角兽。
广汽埃安、极氪等,广汽集团旗下的广汽埃安估值千亿,是新能源领域估值排名第一独角兽。吉利汽车孵化的极氪汽车,是30万元以上纯电品牌单车型交付第一。上汽与阿里、张江高科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受到市场关注,估值超300亿。早期的独角兽车企如蔚来、小鹏、理想已成功上市,进入主流车企梯队。长期来看,整车赛道还将面临洗牌,独角兽车企突出重围后能否长期胜出还有待市场验证。部分造车新秀独角兽如零跑等,离追赶“蔚小理”还存在一定距离。
独角兽企业分布在车载芯片、激光雷达、智能出行赛道。车载芯片,包含智能座舱芯片、AI算法芯片。我国汽车半导体行业国产化加速,有地平线、黑芝麻、百度昆仑芯、芯驰科技等芯片厂商,是有技术实力且待市场验证的重点企业,值得关注。激光雷达是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关键,国内独角兽厂商中有禾赛科技、览沃科技(大疆)、速腾聚创。智能出行有望正式商业化,独角兽小马智行也在中国和加州分别推出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打车Robotaxi服务,自动驾驶车辆进入日常出行服务领域指日可待。
2023年初,我国新能源车保有量约为1310万辆、充电桩521万台,车桩比2.5:1,离长期1:1的车桩比目标还有发展空间。公桩少、充电慢、区域充电设备短缺是待解决问题。特来电、星星充电是该领域独角兽。
氢是优质的清洁能源,行业还在爆发前的蓄力期,但赛道已受到投资机构热捧。国氢科技作为国家电投集团孵化的独角兽企业,估值已达到130亿元。
新型储能完善“源网荷储”,可用在电力系统的发电侧、电网侧、用户侧。海辰储能是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,2023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增速较高。
地方政府招商人员需紧密关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动态和市场趋势,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优势资源,制定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策略。
通过东湖产业链精准招商辅助决策系统的企业投融资、专利、舆情、人脉等动态信息,跟踪重点企业的创新动态、资本增长及产品线扩充,多渠道、多角度挖掘招商线索,对目标招引企业实时进行跟踪监测,最终实现“线索挖掘+企业评估+关键人触达”,精准获取企业投资风向,为属地的招商提供精准决策支持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搜狐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搜狐立场。亚新yaxin体育官网亚新yaxin体育官网亚新yaxin体育官网
Copyright © 2002-2024 亚新.体育 (中国)官方网站-YAXIN SPORTS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蒙ICP备2021001595号